您是郑老师吗?”
郑翀点点头,依然是耳熟能详的腔调:“我是。”
顾思宁克制不住地惊呼了声,一瞬间的兴奋后,捂住了嘴,意识到这动作的多余后又懊恼地拿开手,诚恳道歉:“不好意思啊。”
“你不用紧张。”最中间坐着的中年女人面容平和,声音沉稳,算不上亲切也算不得严苛。
顾思宁来之前在这家公司官网上看见过她的照片——袁尧,优文传媒的创始人。
真是没想到这场小面试,竟然连大老板都过来了。
她近一个月面试实战了不少,紧张归紧张,装还是能装住的,几个问题下来,她心态很快放松,顺理成章地聊试稿的思路。
袁尧边听边打量眼前的人。
她很年轻,不只是年纪,更是状态。
她不避讳跟任何人的视线交流,眼神里既没有畏畏缩缩的胆怯,也没有自视甚高的骄傲,只有谈到自己作品时的纯粹的兴奋。
袁尧阅人无数,能看出来她并不想说服任何人,只是阐述自己那些简单的、平实的想法。她不属于那种绚烂艳丽的繁花,而更像一株朝上生长的藤蔓。
袁尧垂下眼皮,看手中的简历。
工科出身,大学拍微电影,计算机奖项拿了一堆,毕业却转干了文策,做的还是角色扮演游戏。
这履历还真的是每一步都出乎意料。
顾思宁讲得口干舌燥,她很紧张,只能通过不断说话来缓解。
“如果现在让你策划一部电影,你会做什么?”袁尧问道。
顾思宁懵了:“啊?我我应聘的不是编剧吗?”
“都一个道理。以前没做过原创?”
她实话实说:“原创倒是原创,但那些大部分都是命题作文。”
袁尧挑眉:“现在不命题,你想做什么?”
顾思宁大脑飞速转动着,视线在对面的一干人等身上飞速掠过。
优文传媒以及袁尧所有时间轴一下子在眼前展开。
凭借着某种直觉,她脱口而出:“纪录片吧。”
袁尧眼中多了些趣味。
顾思宁见此则长舒一口气。
“为什么是纪录片?”袁尧问。
顾思宁一瞬间又组织了特别多的词语。什么人文啊,质感啊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知识的厚度啊,将复杂概念普及化啊之类。
但最后的最后,她还是抛弃了这些说辞。
她说:“我读高中的时候,我老师给我放过一个纪录片,叫《观云》,那是我头一回认真看纪录片。”
从那里她知道了怎么看云彩,知道原来深奥复杂的气象学,除了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软件,也可以离她这么近。
顾思宁至今回忆起那个闷热的午后,耳边响起的依然是程之珩和煦的声音:“镜头是这世界上最浪漫的发明,气象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不可控,而镜头可以记录下每一次意料之外。”
人类总是对未知着迷。
很多气象爱好者,喜欢的并不是复杂晦涩的物理学概念,而是眼睛捕获到的每一次美丽。
她沉醉在那些关于风景云彩的镜头里,或宏大,或微粒,甚至到最后忘了自己的初衷只是为了跟程之珩多待几分钟,多一个共同话题。
顾思宁忽然停下,心中涌起一阵酸涩。
那颗因为悸动而埋下的种子,终于在这个乌龙的时刻再次发展壮大。
即便他们已经错过了,她还是惊讶于程之珩带来的无数个灵光一现。
“怎么不继续说?”郑翀正听得津津有味,见她没了动静,便问道。
“我觉得很奇妙。”顾思宁诚实地表述自己的感受,“我一开始看纪录片并不是因为兴趣,但后来却真的被吸引了。我刚才说自己想做纪录片也不是真心,是因为看见郑老师在这儿,我猜贵公司可能想做这方面的东西,毕竟袁总监制的第一部 影片就是纪录片,我觉得也许功成名就之后,您想要重拾以前喜欢的东西。”
“你挺聪明。”袁尧笑起来,“那么奇妙在哪里呢?”
顾思宁同样回以笑容,继续说:“希望你们能考虑我的那些话,现在说服了我自己。我很确定自己现在是真的想做纪录片了。”
也许优文不要她,但她会继续尝试其他的公司。
她牢记着初次看纪录片时涌现的那种震撼和澎湃,而现在那震撼将有机会由自己创造。
这几个字光是浮现在脑海里,就足以让她心跳接近爆炸了。
她要留住这感觉。
袁尧并没有继续深问,这种反转煽情表示自己爱得深沉的话,她听过很多次,没兴趣再听一遍。
她直奔主题:“拍电影,你是门外汉,也许你是有那么点灵气,但这行光有灵气是不够的,你觉得自己强在哪儿?”
“我聪明。”顾思宁将她给自己的评价还回去。
她定定地望着袁尧,明亮的双眼里到此刻才显出坚定以外其
18PO耽美